【专题】抽动障碍关爱日 | 抽动症与儿童智力:误解与真相
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。不少抽动症患儿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疑问: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,或自患上抽动症以来,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,抽动症是不是表示孩子智力有问题?针对这个疑问,我们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,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科学解答。
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。不少抽动症患儿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疑问: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,或自患上抽动症以来,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,抽动症是不是表示孩子智力有问题?针对这个疑问,我们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,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科学解答。
抽动障碍关爱日由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于2020年首次倡议设立,将每年10月30日定为该纪念日,旨在提升社会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关注与理解,规范诊疗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。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病人数近1000万,学龄儿童患病率为3%-10%,且男孩发病率显著高于女孩,患儿
6岁的冬冬今年大班了,幼儿园中有很多小伙伴,冬冬很喜欢到幼儿园上学。可是,2个月前,冬冬因为用手机看动画片,时间久了,总是不自主地眨眼睛。
在习以为常的日子里,总有一些类似于眨眼、清嗓、耸肩等细微的小动作,散落在生活的光影之中,寻常到几乎被我们遗忘。然而,对于抽动障碍患儿而言,这些“小动作”的背后,却可能是一场需要巨大勇气和毅力去面对的漫长征程。他们并非刻意,却常常引来误解的目光。他们无法自控,却
抽动障碍(Tic Disorders, TD)是一种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,表现为身体多部位快速、无目的的肌肉收缩(运动性抽动)或异常发声(发声性抽动)。常见症状包括眨眼、摇头、耸肩、吸鼻子、清嗓子、秽语等,病情常因紧张、疲劳或压力加重,睡眠后缓解